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。研發投入7.96億元,占比6.41%。獲批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國家及省市科研項目274項,獲得省部級獎10項(其中一等獎5項),授權專利414件,發表高水平文章435篇;在超導磁體性能、高溫超導線材、新型超高強韌鈦合金等方面突破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,達到國際領先水平。解決了一批“卡脖子”問題,成功研發全球首臺直徑3.6米、國內首臺直徑3米電解銅箔成套裝備、國內首臺高效垂直型表面處理機以及高溫超導材料專用裝備、高速磁懸浮列車用超導磁體等“首臺套”設備。獲批工信部“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西安區域中心”和中國科協首批“科創中國”稀有金屬材料創新基地2個國家級創新平臺。成立了全國首個省級“雙碳”計量技術委員會。
持續布局升級產業。繼續推進在省內布局的10余個高新技術產業項目的建設進程;加快科技成果轉化,新創立秦鈦公司、聚能超導線材公司、聚能醫工公司、泰金天同新材料公司等4家公司,控股公司增至44家;4家新三板公司啟動了科創板/北交所的上市進程;完成了4家公司股份制改革和7家公司增資擴股;各公司獲評 2個“科創板上市公司價值30強”、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、國家“專精特新小巨人”、省“專精特新小巨人”、省“瞪羚企業”等 40多項稱號。
著力打造高層次人才團隊。全年招聘各類人才1120人(博士132人)。獲批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、青年拔尖人才等榮譽和稱號近50人次。獲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項目37項,13支團隊入選秦創原首批“科學家+工程師”隊伍。
會議要求:一是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搶抓中國式現代化、省委新型科研機構定位和西安國家“雙中心”建設帶來的機遇,把研究院建設成國際一流的戰略科技力量。二是要持續抓創新能力建設,加快研究院兩個國家創新中心的建設和獲批工作。持續加大現有創新平臺的軟硬件投入,做好創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。三是要加強開放合作,建設好內部各單位合作互助的良好生態,擴大和省內外高校院所的交流互動,強化國際合作,同時加強和陜西各地市的合作,支持地方發展。四是要繼續推進產業公司的上市和融資工作。五是要堅持以人為本,繼續改善職工工作生活條件,增強廣大職工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會議號召廣大干部職工要珍惜和把握研究院發展的良好環境、良好機遇和良好基礎,堅定信心、共同努力,繼續高質量發展,為譜寫“十四五”發展新篇章作出新貢獻。
院領導和考評委員會成員、機關處室和研究所負責人、產業公司經營層等領導干部參加了會議。
